服务热线:0592-5962576
【嘉庚研究】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朱立文)
【嘉庚研究】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朱立文)
【嘉庚研究】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朱立文)
【嘉庚研究】陈嘉庚与中国共产党(朱立文)
时间:2024-07-12 22:01:27 | 浏览次数:984

陈嘉庚先生出生于灾难深重的旧中国,17岁漂泊出洋谋生,饱受风霜。他多么希望祖国繁荣昌盛富强,不受外力欺凌,有一个能为人民谋福祉的政府。在出洋近50年后,陈嘉庚终于盼来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政府。

 一、从风闻到认知

陈嘉庚先 生曾追随孙中山参加同盟会,支持辛亥革命,惟未加入任何党派,常对人言自已对政治乃门外汉,不过他还是十分关切祖国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国共两党之 间磨擦等略有所知,但了解不详。正如他在《南侨回忆录》“弁言”中说:“余久居南洋,对国内政治,虽屡有风闻,而未知其事实究竟如何。”1940年,他率“南侨总会”慰劳团回国慰问,正是考察了解的良机,尚可从中做些调解促进团结之有益事。为此,他不但慰劳国民党统治区,同时排除干扰也慰劳了共产党领导的区域军民。

通过访问,陈嘉庚先 生对比重庆与延安,乃至国共两党的社会状况,明辨是非,可谓“百闻不如一见”、“现实出真知“,对中国共产党的认知获得了升华。他目睹中共领袖居住条件简 陋,生活朴素,延安官兵百姓平等;农民生活有改善,民众无苛捐杂税,社会秩序安定,无游民、无盗贼乞丐;县长概民选,贪污必惩等等。正如《南侨回忆录》 “弁言”所说:“时中共势力尚微,且受片面宣传,更难辨其黑白。及至回国慰劳,与各领袖长官、社会名人、报界记者接触,并至延安视察经过。耳闻目睹各事 实,见其勤劳诚朴,忠勇奉公,务以利民福国为前提,并实行民主化,在收复区诸乡村,推广实施,与民众辛苦协作,同仇敌忾,奠胜利维新之基础,余观感之余, 衷心无限兴奋,梦寐神驰,为我大中华民族庆祝也。”而在1949年 出版的《陈嘉庚言论集》序中也提及“及到延安后,……余所见所闻,不论政治与军事,大出我之意外。军事则与民众合作,联络一气,同甘共苦,推诚相 待,……。在政治方面,其领袖及一般公务员,勤俭诚朴,公忠耐劳,以身作则,纪律严明,秩序整然,优待学生,慎选党员,民生安定。其他兴利除弊,都积极推 行。余观感之下,衷心无限兴奋,喜慰莫可言喻,认为别有天地,如拨云雾而见青天。前忧虑建国未有其人,兹始觉悟其人乃素蒙恶名之共产党人物。由是断定国民 党蒋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陈嘉庚先 生列举均为事实,当时回到重庆后曾应国民外交协会之邀作题为“西北之观感”讲演,自然引起国民党人、蒋介石的不满,可他“凭余人格与良心,决不指鹿为 马”,不畏威胁的精神值得称赞,这是他对中国共产党认知的升华,尤其他得出“国民党蒋政府必败,延安共产党必胜”的结论,更是他在政治上的又一重大转折。

陈嘉庚先生结束国内慰劳回到新加坡,在各侨团欢迎会上同样如实介绍观感,还引述“阎饧山将军言,国民党政治如办得好,共党自不足虑,否则,寻瑕抵隙者,当不止一共党,金不良言,令人铭记不忘。本人代表全南洋侨胞回国考察,凭良心说公道话,愿与国人共勉之。”[1]

09.jpg

1940530日,陈嘉庚先生抵延安情景

 二、从声援到挚友

陈嘉庚先生回到新加坡后,更加注视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就在回来的当月,国内即发生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不守信,对共产党的新四军实行残酷围剿,进一步暴露其倒行逆施的罪恶目的,陈嘉庚先生得知即于35日致电国民党中央和国民参政会加以谴责。抗战胜利后,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同时对统治区人民实行法西斯独裁专制。1947年,对爱国学生运动实行血腥镇压,陈嘉庚先生在海外召开华侨代表大会声援,并发表“南侨总会”第15号通告,宣布国民党独裁政府罪状。从而陈嘉庚先生更明白“中国的希望在延安”,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由防御转入进攻,则在《南侨日报》(1948.3.27)发表洋溢热情题为“祖国光明在望”的文章,坚定地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支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解放战争和人民民主革命。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人,对陈嘉庚先生在抗日战争中的卓著贡献和支持解放战争的义举,均予以充分的肯定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与敬仰!当陈嘉庚先生194510月 从印尼安全回到新加坡,国内重庆由十团体发起庆祝大会,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席送来“华侨旗帜民族光辉”条幅,周恩来、王若飞的祝辞说:“为民族解放尽最大 努力,为团结抗战受无限苦辛,诚信不能伤,威武不能屈,庆安全健在,再为人民请命!”。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取得决定性胜利倡议召开新政协之 际,1949年初毛泽东主席即电邀陈嘉庚北上参会。

陈嘉庚先生于1949316日在新加坡福建会馆常年大会演讲,还指明坚信新中国政府成立,必能切实兴利除弊,新中国前途呈现无限光明。还具体提出兴利除弊各六项。他接受毛泽东主席邀请于55日回国,先到东北各地考察,并于6月出席新政协筹备会议,在讲话中盛赞中国共产党毛泽东主席的正确领导,人民解放军的英勇战斗,“相信联合政府成立之后,海外华侨绝大多数,都会拥护民主联合政府,拥护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2]在 中国人民政协会议第一届全体代表大会上,他以华侨首席代表名义致词,指明:“我们海外华侨一向热爱祖国,对于祖国前途抱有很大的期待。”“现在可不同了, 海外华侨已成为全中国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的成员,”“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与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其他爱国民主分子,努力促其实现。”[3]征求提案时,他还提出七项建议。101日,他光荣出席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三、从游子到主人翁

参加政协会后陈嘉庚先生又到华北、华中、华南等地考察,回新加坡即编印《新中国观感集》。19502月接受《南侨日报》记者谈话,对新中国欣欣向荣景象备加赞扬,该报刊称陈嘉庚先生“游历考察,亲眼看到新中国的实际情况,一切现象,不但使他老人家觉得欣慰,而且令他对新中国的远大前途,抱着坚决的信心。”[4]他体验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更坚定跟共产党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毅然决定于19505月回国定居,从此再不是海外游子,而是新中国的主人,可以直接参政议政。

他 先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侨务委员会副主任;中国人民政协筹委会委员,第一届常务委员,第二、三届副主席;他参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任第一、二届常务委 员,以及全国侨联主席等。他旗帜鲜明,坚决拥护与支持中国共产党和中央人民政府的政治主张和施政方针,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第一、二个国民经济发展的 五年规划等决策的讨论与制定工作。积极响应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和平解放台湾号召,支持中央人民政府处理中印边界问题决定 ,以及与印尼签订双重国籍问题条约等。195510月,还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典礼大会上献旗。

他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为祖国繁荣富强主动献策出力。他还关心与推动华侨大团结,积极参加祖国社会主义建设,维护华侨合法权益。[5]他还不遗余力继续为募捐筹划扩大集美和厦门大学的规模,以及倡建厦门华侨博物院、集美“鳌园”等工程奔波。

他 深切体验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建中国。他由衷感激中国共产党、人民解放军和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解放家乡集美和全中国,遂倡议 建造“集美解放纪念碑”,并请毛泽东主席题字。还设计纪念碑基座上下台阶各五与三级,乃至厦门大学建南大会堂正门庭外五与内三级(寓五加三为八),象征纪 念八年抗战和三年解放战争。而党和国家、全国人民也更加敬仰陈嘉庚先生,1961812日陈嘉庚先生病故,全国人民沉痛哀悼,国家给予国葬的哀荣,首都各界2000多人为他举行隆重的追悼大会。全国政协主席、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周恩来总理和朱德委员长为陈嘉庚先生执绋起灵,灵柩上盖着一面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人民赞誉他为伟大的爱国华侨领袖、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华骄子、世界伟人。1990311日,国际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员会还将第2963号小行星命名公布为“陈嘉庚星”。     

010.jpg

1949917日,陈嘉庚(一排左二)作为人民政协筹委会委员之一,与毛泽东、周恩来等其他全体常务委员在北京勤政殿门前合影(《新中国观感集》,1950年)

注释:

[1]陈嘉庚,《陈嘉庚言论集》,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陈嘉庚基金、中国厦门集美陈嘉庚研究会联合印,2004.10,第160页;
[2] [3] [4]陈嘉庚,《新中国观感集》,新加坡怡和轩俱乐部、陈嘉庚基金、中国厦集美陈嘉庚研究会联合印,2004.10,第7、9~11、144页;
[5]朱立文,《在缅怀陈嘉庚先生的日子里》,厦门大学出版社,2011.4,第40~43页;

*转自《集美图书馆》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