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92-5962576
【嘉庚研究】 陈嘉庚先生对新中国的贡献
【嘉庚研究】 陈嘉庚先生对新中国的贡献
【嘉庚研究】 陈嘉庚先生对新中国的贡献
【嘉庚研究】 陈嘉庚先生对新中国的贡献
时间:2024-04-30 21:52:38 | 浏览次数:1137

1949年5月, 为庆贺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陈嘉庚应毛泽东邀请,从新加坡启程回国。他此行原先只打算在国内游历一番,看看新中国有什么新事物,好 回南洋向侨胞报告,心中并无回国参政之意。因为自“愧国语不通,政治不懂,文学浅陋”,后在中央负责人和各界知名人士竭诚举荐下,特别是“荷蒙周总理过 爱,提到职位,屡辞不获”,只好答应下来,以海外华侨首席代表身份参加新政协筹备会及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新中国成立后,陈嘉庚先后担任中央人民政府委 员、华侨事务委员会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华东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全国侨联主席。前后大约十二年,时间虽短,但他却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 扩大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03.png

                                    与毛主席合影


 拥护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支持新中国的内外政策

1949615日, 新政协筹备会在北京怀仁堂隆重召开。从此,拉开了筹组民主联合政府和建立新中国的序幕,意义重大而深远。陈嘉庚应邀在会上演讲。他说,这次筹备会的胜利召 开,是关系我们子孙后代幸福的大事,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长期艰苦奋斗的结果,也是中国共产党虚怀若谷,广邀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及各界民主人士共 商建国大计,遇事和群众商量的结果。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于筹备会后的921日召开。经过全体与会代表认真讨论,一致通过《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华侨首席代表陈嘉庚在大会上致词,表示热烈拥护这三大法案,

新中国刚成立,即1949102日, 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大会,就在北京隆重召开,它进一步向全世界表明中国人民热爱世界和平和反对侵略战争的坚强决心。陈嘉庚应邀在大会上讲话。他强烈谴责 帝国主义者及美帝国主义者历年来所犯下的种种罪行。他还说:“争取世界持久和平,反对新战争威胁,已成为全世界劳工及民主人士的强大运动。我相信,只要全 世界人民团结起来,美帝国主义者挑拨战争的阴谋,一定会被粉碎的。”

1950625日,朝鲜战争爆发,举国上下掀起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热潮。刚回国不久的陈嘉庚与全国同胞一道,坚决拥护抗美援朝。同年1015日,陈嘉庚从集友银行开出一张500万元人民币支票,作为寒衣捐赠给在前方英勇抗击美帝侵略的志愿军战士御寒。195110月,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陈嘉庚在发言中再次谴责美国对外侵略行径,阐明抗美援朝的重大意义。

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励精图治,肃清残敌,开展土改、镇反和抗美援朝三大运动,迅速恢复工农业生产和社会正常秩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陈嘉庚对此深感欣慰。他在19532月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上,发言赞扬祖国三年经济恢复时期的伟大成就。会上,他还谴责美国支持蒋帮军队骚扰我沿海地方。

19555月,中国政府与印尼政府签订关于双重国籍问题条约。陈嘉庚著文表示庆贺,认为它完全符合广大华侨的愿望和两国人民的利益。

19594月,陈嘉庚分别出席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和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在人代会上,陈嘉庚在发言中还谴责帝国主义制造所谓“西藏独立”的阴谋。同年9月,中印边界发生冲突,印度军队不断越过边界侵犯我国领土主权,中国人民解放军迫不得已,实行自卫还击。为此,陈嘉庚对新华社记者发表谈话说:“我代表广大华侨完全拥护(我国)政府对中印边界问题的立场、态度和方针,决不容许任何国家侵犯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海外华侨最有力的靠山。”这是包括陈嘉庚在内的广大华侨的共同心声。在195912月召开的全国侨联一届四次会议上陈嘉庚致开幕词。会议上,他严厉谴责了印度尼西亚一些别有用心的势力,以怨报德,对长期居住在印尼的华侨华人进行惨无人道的迫害。陈嘉庚以全国侨联主席身份在侨联大会上的讲话,是对海外华侨华人的有力支持和对国外敌对势力的严厉警告。

                          04.png

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于筹备会中


 积极提出各项参政提案,为祖国建设做重大贡献

陈嘉庚热爱新中国,拥护共产党和毛主席。194963日, 从他重新踏上祖国土地的第一天起,特别是在政府机构中任职后,就格外注重调查研究,留心视察周围事物,根据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原则,将自己所见所闻,运 用各种参政议政场合和舆论工具,实事求是地提出许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提案和建议,恳切陈词,阐明利害,希望政府能扬善弃恶、兴利除弊,使国家早日兴旺发 达、繁荣富强。

19499月,陈嘉庚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期间,即向会议提出七项富有建设性的提案:1.在全国各中学普设科学馆案;2.在沿海各重要地区设立水产航海学校案;3.增加纸烟税率并停止公务人员之配给案;4.今后人民新建住宅,应注意卫生之设计案;5.设立各地华侨教育机构案;6.救济华侨失学儿童案;7.引导华侨回国投资案。上述七项提案均被大会接受并交中央人民政府处理。

作为爱国侨领,陈嘉庚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如何吸引华侨投资,帮助祖国建设一事,异常关注。早在19499月,他在送交首届政协大会提案中就提出“引导华侨回国投资”一案。

1950年元月,陈嘉庚回到久别的家乡厦门。向来访记者谈及关于鼓励华侨投资问题时,他说,过去国民党反动派残酷剥削,使得华侨心灰意冷,现在一定要先让华侨知道人民政府政治好,打消顾虑,才会回国投资建设。

同年317日,陈嘉庚在新加坡福建会馆作报告时又提及华侨回国投资问题。陈嘉庚办事,往往是号召别人与自己带头相结合,而且先从自己做起。19508月,陈嘉庚参加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之后途经上海,就交给上海集友银行经理邱方坤一张预先写好的电报稿,让他即日拍发香港陈厥祥,告汇港币××万元到厦门。他还说“我看人民币是最为稳定可靠的,外面的钱应该尽早汇回来。”在1956105日全国侨联成立大会上,陈嘉庚在开幕词中再次鼓励华侨回国投资。

19549月,陈嘉庚在全国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除赞扬我国第一部国家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即将诞生外,还提出几项重要提案。

19557月,在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上,陈嘉庚在发言中除表示赞同关于根治黄河水害和开发黄河水利的综合规划外,还进一步提出:降低房屋建筑造价;发展对南洋贸易和营造厦门港;加速我国工业化,在福建建立纺织厂等具体意见。

19558月,陈嘉庚第三次到祖国各地旅行考察,看到祖国建设发展迅速,十分高兴,沿途不断给毛主席、周总理和有关领导机关写信,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总共提了十五项。

      05.png

 

出席第一届全国政协期间提出七项提案

 为家乡建设献言献策

福建是陈嘉庚的第一故乡,他对桑梓建设自然格外关注。1950327日,他在新加坡福建会馆会员大会上,首次提出建设福建铁路的建议。同年6月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陈嘉庚正式向大会提出在福建修铁路和中文书写应统一由左而右横写的正式建议。

陈嘉庚办事历来十分讲究效率。他认为福建交通如此落后,铁路早建早好,不宜拖延。19525月,他索性直接上书毛主席,恳切陈述建设福建铁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毛主席接信后,即批给其他中央领导同志阅研。陈嘉庚后来得知,福建铁路计划分二步,一步先从鹰潭到闽北,第二步才到厦门。为此,陈嘉庚于同年125日再次上书毛主席,因此,中央决定福建铁路从鹰潭入闽后直达厦门,一步到位。陈嘉庚认定尽早修筑福建铁路,是利国利省利民的大事。为此,他诚心诚意楔而不舍地一再提出倡议,经人民政府采纳、研究和实施,鹰厦铁路连同厦门海堤于195612月建成通车,有力地促进了福建沿海和内地经济建设的发展。

除铁路外,陈嘉庚对家乡还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例如:福州自来水问题、重建福州民宅事等。

城乡环境卫生关系人民身体健康,关系全民族的人均寿命,陈嘉庚一向对此十分重视,认为人人处处讲究卫生,才能增进健康,减少疾病。早年他曾著有《住屋与卫生》一文,介绍欧美及新加坡住屋和人民注重卫生经验,连同其他著作,印成小册子,在国内各地免费赠阅。1950年, 他应邀向集美学校师生演讲时,得知同学们即将下乡宣传,他便向同学们说,下乡宣传,除阐明庆祝国庆意义外,必须劝告乡人除去旧社会三种陋习。若干年后,陈 嘉庚直接打电报给福建省长叶飞:“闽南最害乡村厕所林立,请严令乡政府合作,废私厕立公厕。”其间他自己带头示范,动员集美全镇居民填平房前屋后路头巷尾 粪蛆成团、蚊蝇满坑的私厕,砌起七十六座卫生清洁公厕,集美环境卫生大为改善。

陈嘉庚在南洋长期经营橡胶,行情熟悉,经验丰富。19501023日,他在《厦门日报》发表《南洋橡胶史话及生产市场状况》一文,对国内应采购什么胶品来做工业原料提出宝贵意见。

           06.png

先生会见故人

 忠心爱国  华侨榜样

19569月,国务院中侨委筹备成立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酝酿由陈嘉庚出任主席,他不肯,后经多方劝进,请“以国为重,以华侨的爱国热情为重”,他才答应下来。105日,他在全国侨联成立大会上致开幕词,他希望侨联组织成立后经常向有关部门反映侨情,积极提出建议,使以后的工作做得更好。

1958年,陈嘉庚患上癌症,仍坚持参政议政,同时为集美、厦大办学和华侨博物院建院事宜日夜操劳,费尽心机。19602月 病情发展,转往北京治疗。病重期间,心中仍惦记厦门人民吃水供水问题,由自己口述,叶祖彬笔录整理,写成《厦门供水问题》一文。与此同时,另一篇题为《中 外华侨永存爱国世界博物观》一文中,他认为,国内归侨和海外侨胞应当保持和发扬赤诚爱国的精神。“爱国的表现,贵在实质,不在于形式。”

在十年动乱期间,陈嘉庚的这些建议虽好,却难以组织实施。改革开放年代,政治环境大大改善,上述建议已为政府分别采纳实施,情况比原来设想的还要好,思路和措施更加广泛有力。然而,陈嘉庚在上世纪60年代病重期间,仍惦记和提出厦门人民供水吃水,以及继续发挥华侨作用问题,其难能可贵和远见卓识不言而喻。更令人敬佩的是陈老先生在临终弥留之际,又留下“台湾必须归中国”的重要遗言,其爱国主义精神之崇高,对台湾同胞怀念之深切,为后人留下了光辉的榜样。


参考文献
:
《新中国观感集》1950.6
《住屋与卫生》
《陈嘉庚言论集》

*转自集美图书馆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