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美学村大观》采用叙事的手法,娓娓道来,生动的再现了许多人和事。集美人看了倍感亲切,局外人看了也觉得有趣,作为收藏,也有其非常独特的文化价值。”在嘉宾分享感受时,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任镜波表示,读了《集美学村大观》后,那种“集美人”的感情,尤其澎湃不已。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呕心沥血,书中处处可以感受到作者对陈嘉庚先生的深厚感情。
《集美学村大观》是集美区文史专家陈新杰的一部新作。该书是集美区文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由黄山出版社出版,2021年9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作品原力求是集美学村的文史大全,各种原因只能大观。然而几十万字的内容还是全面覆盖了集美区的人文核心——一精神三文化。没有陈嘉庚就没有集美学村,说学村人文的书,陈嘉庚精神必然融于全书各章;记叙集美学校百年校史理所当然讲的就是学村文化;介绍嘉庚建筑展现的是爱国爱乡反哺乡梓的华侨文化;以赛龙舟为首的乡土民俗风情,让人感受到敢拼敢赢的闽南文化的厚重。
序言里陈嘉庚先生的长孙陈立人告诉读者,这作品是集美人写集美事的好书,是学村有史以来首部全面介绍学村人文的史书;集美校友总会永远名誉会长任镜波先生则证实了作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艰辛创作,而非文学艺术虚构,非割人韭菜拼凑,非炒旧饭加工翻新。两位老人的陈述,用任老先生的话来概述,作品“局外人看了也觉得有趣”,“有其非常独特的文化价值”。
全书八个篇章,二个附录,记录有关集美学村远古至二十一世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文化。其中的文章多是鲜为人知,或是对以往传说的矫正补充。文章多为作者对学村人文历史的探索挖掘的史料,属作者耳闻目睹的史实的,作者也找到相应的历史记载作依据。总之,本书本着尊重事实替历史负责而作。
第一章 烫金名片话渊源
以国家主席对陈嘉庚精神的赞扬,对集美学校的关怀为导,阐述了“集美”名称的由来;概述了嘉庚故里由渔村到学村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学村小洲说校史
学村小洲是集美学校的发祥地,从学前教育到博士生培养的百年校史从这里起步。集美学村百年历程中的重要往事,集美学村各校的来龙去脉都在这章里介绍。
第三章 陈公世泽赞嘉风
此章记叙了陈嘉庚先生家族的概况及家风的传承,着重介绍陈嘉庚先生优秀的家教家训以及其关爱故里惠及族亲的义举。
第四章 颖川派衍毓望族
颖川是陈姓的郡号,渔村陈氏大家族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历史以及社情民居等都一一介绍。此章说的是集美大社。
第五章 南来香风筑国遗
集美学村早期建筑是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其中18栋(处)是国家重点保护文物。本章有详有略地介绍学村里以南薰楼为代表的47栋(处)建筑。
第六章 人文荟萃话胜地
集美学村是陈嘉庚纪念圣地也是旅游胜地。十六处景点及十四条道路的介绍揭示了学村深厚的文化底蕴,让人感受到学村由村到城的巨变。
第七章 传统文化添自信
石雕工艺,芗剧说唱,南音演奏,崇尚先贤挂香,龙舟文化演译,方言解读,菜肴小吃,学村里的闽南传统文化在本章里都一一介绍。
第八章 留取丹心照汗青
陈嘉庚先生一生践行“要社会好”,为社会留下了最宝贵的遗产——陈嘉庚精神。此章各篇文章是陈嘉庚先生丹心的写照。
书后附有《集美学村大事记》《陈嘉庚年谱》。
陈新杰,1949 年生,福建厦门集美人。厦门市政协特约文史研究员,厦门市集美区政协文史顾问,原厦门集美陈嘉庚研究会理事、会刊编委,集美区首部地方志教育章的主要撰写人、全书审稿组成员,入围中央文明办举办的2017年2月中国好人榜;2018年11月被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2018年9月获中共厦门市委教育工委“老有所为业绩突出”表彰。潜心研究陈嘉庚精神,致力集美学村文史的探索发掘,成果丰硕。应邀在厦门大学文化讲堂开讲座,参与《福建乡规民约》编写,是集美区档案局及集美区文化馆编撰的多部地方文献的编委。撰有《嘉庚故里》《百年学村轶事》《集美学村大观》《不忘初心--陈嘉庚廉政勤政纪实》《陈嘉庚精神讲义》等书。
综合自丨厦门晚报、集美报